海財經·證券導報4月22日訊(記者 郭靜瑜)粵港澳大灣區、海南自貿港,這兩個名詞已連續多年寫進政府工作報告。這兩個對全國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家戰略,如何實現聯動?海南自貿港如何通過大灣區之“長”,實現高質量發展?近日,就“粵瓊合作”等相關問題,安永大中華區政府及公共事務部合伙人于燕接受《海財經面對面》欄目專訪。
海財經觀察員對話安永大中華區政府及公共事務部合伙人于燕。記者 郭靜瑜 攝
“自貿港應與大灣區攜手,共享發展新機遇?!庇谘啾硎?,大灣區在教育、醫療、金融等諸多領域具有領先優勢,而海南在未來又可以成為灣區企業通向全球的重要平臺。在政策規劃和落地過程中,雙方可發揮各自優勢,在跨境金融服務、科創等領域做好產業對接,實現資源整合和協同發展。
當前,海南正瞄準2023年底前具備硬件條件、2024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工作、2025年底前實現全島封關運作的目標,以項目化清單化推進各項任務,并確定了“三張清單”。
談及海南封關運作會給“粵瓊合作”帶來哪些機遇,于燕表示,海南全島封關意味著更大的開放,粵港澳大灣區的境外客源也會顯著增加。對于很多大灣區的企業而言,把產品出口到海南,在對外貿易中更有可能成為前沿、先鋒的力量。
于燕預測,在海南實行封關運作后,結合海南進口貿易零關稅、跨境資金流動自由等優惠條件,粵瓊兩地的商品、服務流通規模將逐年上升。
據了解,2021年以來,粵瓊兩地就聯手推動廣東·海南(徐聞)特別合作區建設。未來3至5年,特別合作區聚焦于50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建設,產業發展布局聚焦臨港經濟中心、中央商務區、濱海國際旅游示范帶和產城融合、先進制造、未來產業三大板塊。
完整版稿件和視頻后續推出,敬請期待。
關鍵詞: 安永 海財經面對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