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二季度的首個交易日,A股三大指數于4月3日集體高開,早盤市場震蕩上行,創業板指漲幅超過1%,與此同時,科創50指數也大漲逾2%;午后A股進一步走高,滬指行至3300點下方小幅回落。兩市量能顯著放大,在14點前便突破萬億規模,全天成交額創去年6月30日以來新高。
截至收盤,滬指漲0.72%,報3296.4點,深成指漲1.39%,報11889.42點,創業板指漲1.7%,報2440.21點,科創50指數漲4.16%,報1126.49點。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12529.94億元,北向資金實際凈買入5.79億元。兩市36股漲停(含ST股),3股跌停。
行業表現方面,游戲、軟件開發、互聯網服務、半導體、電子化學品等漲幅靠前,貴金屬、醫療服務、醫藥商業、化學制藥、醫療器械等板塊跌幅靠前;題材方面,CPO、算力、華為歐拉、云游戲、AIGC、數據安全、國資云、東數西算、網絡安全、CHATGPT等概念等活躍。
中信證券指出,一季度,A股分別經歷了價值、成長和主題的明顯估值修復,成長類表現亮眼;展望二季度,全球流動性和國內基本面兩大拐點已基本確立,并將在4月得到宏觀數據和A股財報兩個層面的驗證,疊加外部金融風險與地緣擾動明顯改善,預計A股全年第二個關鍵做多窗口料將在4月開啟。
該機構表示,財報業績驅動將取代主題炒作,成為階段性主線。當前年報輿情已相對清晰,但4月即將披露的宏觀數據和一季報仍面臨經濟復蘇的結構分化問題,在經歷季末集中調倉之后,預計投資者在4月將更多關注業績驅動型個股,并重新評估今年的行業景氣趨勢,或對市場結構帶來巨大影響。綜合中信證券研究部行業組觀點,我們梳理了各大類板塊最新景氣度變化,相對看好的細分領域包括:制造板塊中與基建和一帶一路出口相關的機械設備,周期板塊中的大煉化、磷化工,大消費板塊中的紡織服裝、烘焙零食、職業教育等,新能源板塊中的硅片、逆變器、電池片等,同時建議關注聚焦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出口型企業。(據證券時報、證券日報編輯)
關鍵詞: 收盤點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