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行刑法最有影響力的口袋罪:非法經營罪。 2019年11月18日,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走私、非法經營、非法使用興奮劑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》的出臺又給非法經營罪“家族”增加了一道司法解釋。要說非法經營罪是個“家族”一點也不為過,因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獨特的兜底條款,讓這個罪名成為我國現行刑法上最有影響力的口袋罪。到底非法經營罪的口袋有多寬?恐怕沒人說的清楚,因為這是個典型的行政犯,它可以隨著行政法規的變動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形成 刑事辯護 2021年09月19日 1067 瀏覽
將資金用于生產經營,是否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? 有觀點認為行為人吸收資金后,將所吸收的資金主要用于生產經營,而非投入資金運用,如放貸等,就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。如周光權教授認為:“由于本罪是破壞金融秩序犯罪,行為人非法吸收的是公眾的‘存款’,而不是非法吸收公眾的‘資金’,所以,按照法益保護的原理,行為人必須是將吸收的存款用于信貸目的,即吸收存款后再發放貸款(用于貨幣、資本的經營)的,才有可能構成本罪。惟其如此,行為人才會對合法的金融機構即銀 刑事辯護 2020年03月22日 2928 瀏覽